战争是残酷的,随时有牺牲性命的危险,所以行军打仗的军队生活环境与条件都极为艰苦,这从平时部队的训练就可以看出来,为的是培养士兵吃苦耐劳的品质,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近代史上,两次世界规模的大战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其中破坏力与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二战。然而,美国却通过二战发了大财,战后甚至变得更富有,与其它参战国的惨状相比起来很是不同。虽然美国在后期成为太平洋战场击垮日军的主力,但美国在之前吃尽了二战的红利,这个“大杀器”也极大减少了美军的伤亡。网上有一种调侃,和苏德战场的惨烈程度相比较起来,珍珠港被袭击的美国海军只是度过了一个比较糟糕的“周末”。
在二战期间,美国军队的待遇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当其他几个国家因为物资短缺,士兵不得不忍饥挨饿的时候,美军的后勤保障却“豪”到不行,尤其是奢侈的口粮,一点都没有亏待这些美国大兵的伙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持久战,军队的后勤就显得很重要。这一点在德国军队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他们失败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德军进攻苏联时,因没有足量的保暖棉衣,在严寒的气候下溃不成军,前期建立起来的优势消失得无影无踪。
美国政府显然是高瞻远瞩,明白后勤的重要性。因为战争一打就是好几年,阵地也在不断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不断派出运输机向一线军队空投物资,来确保美军的战斗力。比如,美军官兵每人都配备几套卡其布军服和呢料军服,其他的还有工作服、夹克、大衣、鸭绒睡袋、皮靴、雨衣等等。
美军长期以来受到的待遇都是最好的,政府会对前线士兵的后勤需求几乎有求必应,让他们保持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战斗。这也导致美军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少爷兵”,他们金贵又惜命,对后勤极为挑剔,不过他们养成这种性格习惯也是因为其强大的后勤保障。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军队要靠肚子行军,靠丰衣足食来充实自己的战斗力,对于二战时期的美军作战部队来说,这通常意味“饮食”。据资料显示,二战期间,仅美国士兵的饮食这一项,美国政府就花费了数亿美元。那么,美国大兵的伙食究竟有多好呢?
在二战期间,美军食品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美国政府制定了不同级别的军队口粮。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级口粮:这是最常见的驻军口粮,是食堂或野战厨房准备的新鲜、冷藏或冷冻食品。也是所有口粮中最值钱的一种。主要搭配方式有肉和豆类、肉块和蔬菜、肉和通心面条、腊肉鸡蛋和土豆、猪肉和米饭、鸡肉和蔬菜等,通常为罐装食品。然后集中装在木头箱或纸箱里运往前线,后勤人员配餐时会格外注重营养搭配。
B口粮:又被称为野战口粮,通常在野外厨房准备的罐头、包装或保存的食品,无需冷藏。有饼干、混合压缩麦片、糖衣花生仁或葡萄干、速溶咖啡等。
C口粮:个人口粮,针对个体制作的,是完整的预煮、即食的罐装个人餐。猪肉和豆类、通心粉、火腿、利马豆等,兼顾了营养、热量和口味。
K口粮:同样是个人口粮,为伞兵和其他特种轻步兵部队设计的,用于短期个人突击作战使用,在1948年被宣布不再进行生产。
D口粮:紧急口粮,用于应急时快速满足果腹与营养需要,大多为浓缩的巧克力条与其他成分食物结合在一起,提供高热量。
其中A类口粮一般是当地能买到的任何肉类和农产品,所以在不同的战区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当易腐烂的A类口粮只有少数的冷藏设备时,通常用B类口粮。在整个战争期间,D配给的组成没有过大变化,但C配给却出现了许多变化。
随着二战进入白热化,战况胶着难分,一打就是一两年,如此丰富多彩的罐头与口粮也变得味同嚼蜡。美国士兵们需要其它食物变化一下“口味”,接着美军的运输机又往前线送去了不少精致奢侈的零食:可乐、咖啡、巧克力、冰淇淋……这些战时他国不敢想的美味在二战时却是美国大兵习以为常的休闲食品。
可乐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饮料,说是“国饮”都不为过。可口可乐公司更是在二战中将自己的宣传广告贴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为了加强可口可乐的市场占有率,时任总裁伍德鲁夫亲自前去游说美国军方和国会,将可口可乐作为军需物品发放到每一个美军手中,宣传语是:“只需5美分,就可以喝到最纯粹的可口可乐”。
再来说说冰淇淋。冰淇淋作为香烟的替代品,在上世纪20年代简直是畅销美国。二战中,冰淇淋跟随美军抵达战场,对于战争紧张中的士兵来说,好比舒缓心灵的“良药”。
美国海军为了吃到冰淇淋可谓绞尽脑汁,不惜一掷千金,在大型的战列舰中设立冰淇淋制造机,这个设备对打仗没有一点帮助作用,仅仅是用来满足士兵和军官的口舌之欲。在马里亚纳海战期间,海军还通过冰淇淋来激励士气:
士兵每救上一个落水的飞行员,能够得到20升冰激凌奖励,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好得惊人。
美国海军后来将一艘陆军的混凝土驳船改造为了大型冷藏驳船,每天可生产500升冰激凌。尽管它自身没动力系统,不过士兵们都对它爱惜不已,亲切地称呼它为 “移动的冰激凌工厂”。
值得一提的还有巧克力,好时公司为美军提供巧克力棒被称为“二战中最著名的壮举之一”。早在1937年,美国陆军找到好时公司,希望为其应急口粮设计一种特殊设计的巧克力棒。据好时公司的研发人员说,美国对他们的新巧克力棒只有四个要求:重达113克,高能量,耐高温,味道要比“煮熟的土豆更好”。军队最初不希望巧克力棒太好吃,否则士兵们在非紧急状况下也会时常惦记。
最终产品被称为 “D配给棒”,由巧克力、糖、可可脂、脱脂奶粉和燕麦粉混合而成。它的味道并不是太好,后来新生的牛奶巧克力才真正称为美军的热爱。
当然,美军钟爱的零食可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口香糖、干果、奶酪、披萨饼等等。德军和日军甚至是盟友英军都特别羡慕美军的战斗口粮和香烟。
美军对饮食的依赖来源已久,美国内战中的联邦军队就有一个口粮标准:大约四分之三磅的肉,一磅面粉或玉米面,某种蔬菜和醋以及糖蜜。跟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这并不实用,于是开始发放被称为盐饼的硬饼干、咸肉和脱水蔬菜。这些都是用面粉和水做的,然后烘干,这样做才能够保存更久。
在战役期间,特别是当联邦士兵向南移动时,可以从果园和农场掠夺苹果和红薯等时令水果和蔬菜。此外,士兵们还会收到来自家乡的关怀包裹,因为联邦邮政系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表现得相当可靠。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军为何能在二战中无往不胜。除了有着先进的武器之外,如此完善的后勤也是胜利的条件之一,这当中丰盛的战地食品更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极大地提高了士兵们在前线的士气和潜在战斗力。